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板块 >> 学院新闻
2024年“党旗领航 赋能强基”基层党支部特色主题党日巡展⑲
(通讯员:魏端丽)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发展,进一步促进文理互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第一、二党支部联合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
(一)活动主题
“化”说依法制材 “马”上德融课堂
(二)参与人员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教师)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二党支部全体党员
(三)活动纪实
为搭建文理沟通桥梁,推动双方共同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024年6月19日下午,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二党支部联合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活动由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书记魏端丽主持。
主题党日活动在全体党员合唱国歌中拉开序幕。魏端丽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
魏端丽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她表示,新时代法治理论、思政教育与专业学科的融合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文理沟通的桥梁,让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教工第一党支部代表邹婷婷老师以《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为主题,介绍了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最后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简述了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的设计内容。邹婷婷老师的详细讲解,为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课老师课程思政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法。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喻燕老师以《绿色化工——“邮”我说法》为主题,介绍了水污染问题,并联系化工行业和材料行业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的相关法律条例,对全体参会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喻燕老师生动的讲解和深入浅出的普法案例分析,引起了全体参会人员浓厚的兴趣,为化材专业课课程思政提供了新思路。
交流环节中,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唐婧老师表示,本次活动内容新颖,打开了工科课程思政格局;王颖老师表示可进一步加强文理联系,与思政老师共同编写教材,从而更好地引入思政内容;胡静璇老师表示课程思政的范畴很广,它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第一党支部书记黄杉老师表示,本次活动是文理沟通的契机,也是加强合作交流的基石,希望加强合作,相互促进;第二党支部书记涂胜楠老师表示,希望日后继续开展此类活动,相互带动,共同发展。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向丽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联合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准备充分,内容新颖,达到了“文理互融、协同育人”的目的,有利于老师们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希望两个二级学院未来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课程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活动成效
本次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搭建了文理沟通的桥梁,拓展了课程思政思路,加快了文理互融、协同工作步伐。活动对推动各专业课老师立足各学科特点、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专业课思政资源,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加强法制教育,创新视角,从而打造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起着重要作用。
(五)支部简介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二党支部共有7名正式党员,由高分子材料与成型教研室的党员教师组成,高分子材料与成型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部分党员介绍如下:
魏端丽: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 5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院级教研项目1项;参与院级教研项目4项;荣获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指导学生荣获“建行杯”湖北省第五届“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铜奖1项、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等。
王颖:公开发表论文4篇,主持院级教研项目4项,主编《高分子化学》教材1本;荣获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获评“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校级特等奖1项。
唐婧: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与院级教研项目3项,主持院级教研项目1项;荣获学院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三等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中赛区二等奖1项。
刘雪梅:公开发表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主持院级教研项目2项;荣获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获二等奖、成功申报省级创业重点项目。
胡静璇:公开发表论文4篇,参与院级教研项目3项;获评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杨玲玲:公开发表论文2篇,主持院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院级教研项目1项。
余冲:公开发表论文2篇,主持院级教研项目1项,参与院级教研项目2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2名。支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发挥学科特色建立教师理论宣讲团,多次走进社区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获评武汉工程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样板党支部”等荣誉。
部分优秀党员代表介绍如下:
黄杉:发表论文8篇,主持院级党建项目立项3项,院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获评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荣获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优秀奖。
郑翔云:主持院级教研项目1项,已结项;发表论文6篇;获评学院“优秀班主任”;荣获辅导员、班主任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等荣誉。
洪友春:发表论文6篇,主持省级一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参与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院级教改项目1项;指导学生荣获“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校级特等奖2项、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三等奖1项;获评“青年岗位能手”“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张颖:发表论文4篇,主持省级教育规划项目1项;指导学生实践参赛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9名。支部突出“党建引领发展、党建滋养人培”的主基调,坚持“抓党建”与“融法治”高度统一,以“一融双创”使法学专业实现新成效。
部分优秀党员代表介绍如下:
王炼钢:副教授,参与省级课题4项,主持院级课题多项,出版合著学术著作、教材2部;获评“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黄杉:公开发表论文10篇,参编教材1部,合著1部,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院级课题多项,获评“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肖艳:副教授,主编教材2部,发表教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教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精品课程项目1项,主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项,主持课程综合改革项目1项,参与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多项;获评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就业工作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涂晟楠: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5篇,主持院级项目3项;获评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优秀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荣获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课程思政教案评比一等奖。
肖慧敏:参与省级课题1项,主持院级课题多项,出版合著学术著作1部,获评“优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模拟法庭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审稿人:胡培 齐君 )